■秦洪
近期,雖然A股市場因外圍市場的大幅波動而有二次探底的K線趨勢,但是從目前A股相對抗跌走勢來看,中短線A股仍有望出現探底回升的態(tài)勢,從而意味著歲末年初周期,仍然是A股低位建倉的良好時機?;蛘哒f,目前低位建倉,在豬年來臨之際,有望獲得一定的投資收益“紅包”。
的確,有經驗的市場參與者感受到目前A股較外圍市場走勢來說,有了一定的抗打擊能力。近期外圍市場,尤其是美股出現單邊下跌的急跌行情,國際油價也是跌勢洶洶。不過,A股在近期雖然受其拖累,有所下跌。但一方面跌幅收斂,另一方面則是抵抗式的下跌K線形態(tài)。
究其原因,一方面來源于維穩(wěn)信息的緩沖力量。畢竟目前A股市場已有二次探底的K線趨勢,一旦擊穿2449點,那么,A股的態(tài)勢將更為嚴峻。而要想A股不出現二次探底的K線形態(tài),就需要守住2500點。因此,在2500點一線,維穩(wěn)的跡象再度增強。與此同時,機構資金也有配合的行為,比如說周二午市后的金融股的企穩(wěn)等信息。由此可見,在2500點一線,的確有著一定的底部運行趨勢,從而奠定了紅包行情的基石。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A股內在的動能。比如說A股的率先調整,釋放了估值的壓力,從而使得估值優(yōu)勢有所顯現。其中,上證指數在今年以來的跌幅也超過20%,創(chuàng)業(yè)板指跌幅更是接近30%。如此的跌幅就使得A股的估值已處于歷史低位區(qū)域,具備了震蕩筑底的概率。再比如說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政策措施的積極調整。2016年以來的降杠桿的貨幣政策,極大地降低了市場杠桿率,擠壓了資產價格泡沫,這就意味著A股市場所背靠的宏觀經濟固然下行壓力有所增強,但失速的風險卻大大降低。更何況,在近期還出現了較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甚至還有分析人士指出,2019年的貨幣政策可能還會繼續(xù)微調,流動性較為充足,這無疑會抵沖上市公司盈利下滑對A股的壓力,如此也使得A股的出現紅包行情的概率漸趨增加。
就目前來看,紅包行情的主角可能來源于機構資金對未來確定性的追捧。畢竟目前A股所背靠的宏觀環(huán)境仍然較為復雜,因此,機構資金更愿意青睞未來產業(yè)趨勢相對確定的品種。因為這意味著投資的產業(yè)邏輯出現混亂以及系統性風險的概率大大下降,從而帶來更多的資金認可,進而成為紅包行情的主角。
就目前來看,有兩大類產業(yè)有望成為相對確定的投資主線。一是5G板塊,從5G產業(yè)領域的相關專利數據、基站訂單設備數據等信息來看,我國已是全球5G產業(yè)陣營的第一方陣,這就意味著在全球推行5G的背景下,我國5G產業(yè)領域的相關上市公司必定深受其益,帶來業(yè)績的高速成長,5G產業(yè)已成為我國基建補短板的一個核心領域。在2019年將是5G元年,相關的設備訂單、應用有望漸現雛形,從而意味著5G領域的相關上市公司的業(yè)績增長更為強勁、更為確定,故將成為紅包行情的主角。
二是大消費類品種。尤其是近期股價調整壓力有所增強的品種,主要是白酒、化妝品等個股,畢竟此類個股在前期漲幅較大,估值較高。近期的市場回調氛圍使得此類個股的股價壓力有所增強,股價回落幅度較大。但正因為如此,削弱了前期高估值的壓力,如果再考慮2019年的相對確定的成長路徑,此類個股的股價在近期也有望隨著指數的震蕩企穩(wěn)而回穩(wěn),高端白酒股、國產化妝品股、OTC(非處方藥)股的表現有望超預期,成為紅包行情的又一主角。
(作者系金百臨咨詢首席分析師)
再次扛住美股大跌 A股“政策底”經受考驗2018-12-26 04:32
殺跌動能不足 A股探底回升2018-12-26 04:31
外圍重挫將加劇A股調整節(jié)奏2018-12-25 09:00
無視外盤暴跌 A股逆勢收漲2018-12-25 06:24
A股反彈又現地量 “市場底”還要等多久2018-12-25 06:24
| 23:59 | 金屬空氣電池賽道熱度攀升 |
| 23:59 | 凌志軟件擬收購凱美瑞德100%股權 |
| 23:59 | 遼港股份:做精港口主業(yè) 推動創(chuàng)新... |
| 23:59 | A股公司積極布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 |
| 23:59 | 深入洞察家庭資產配置需求 太平人... |
| 23:59 | 方直科技擬以1.16億元收購執(zhí)象科技 |
| 23:59 | 存儲產業(yè)鏈上下游迎“超級周期” |
| 23:59 | 我國6G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 上市公... |
| 23:59 | 多部大IP電影上映在即 全年票房有... |
| 23:59 | 上市公司競逐商業(yè)航天賽道 |
| 23:59 | 機器人加速進社區(qū) 物管行業(yè)探索“... |
| 23:59 | 10月份標品信托成立規(guī)模環(huán)比增長1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