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近期,又有一家證券類外資私募完成在中國市場的布局?!蹲C券日報》記者獲悉,潤暉投資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暉投資”)已完成在中基協的登記工作,這也是去年新增的第9家外資私募。至此,全市場外資私募機構數量增至32家,合計管理資產規(guī)模突破100億元。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近些年,外資私募不同程度地加快布局中國,體現出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不斷提升。外資機構投資者具有資金來源穩(wěn)定、長期資金為主的特點,投資理念也更加成熟。“中國市場作為新興市場代表,對外資機構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從全球配置角度看具有極大配置價值。國內私募機構也應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學習國外私募先進的投資理念,強化自身競爭力。”
9家外資私募
去年完成登記備案
根據中基協數據顯示,潤暉投資成立時間為2018年10月份,在中基協完成登記備案則是去年11月份,注冊資本金500萬美元,屬于外商獨資企業(yè),備案類型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公司唯一股東為CepheiCapitalManagement(HongKong)Limited,法定代表人是閔昱,此前曾就職于長盛基金固定收益部,任職投資總監(jiān),總經理為王偉,此前任職于長盛基金研究部,任職行業(yè)研究員。
截至去年年底,共計32家外資私募備案類型為證券私募機構。其中,去年新增的9家外資私募分別為羅素投資、弘收投資、威廉歐奈爾投資、鮑爾賽嘉、邁德瑞投資、柏基投資、首奕投資、韓華投資、潤暉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因投資特斯拉而出名的柏基投資,去年的收益率高達120%,僅靠投資特斯拉就賺取了2000億元人民幣。事實上,柏基投資早在多年以前便開始投資特斯拉。公開信息顯示,柏基投資在2013年初持有特斯拉230萬股,持股市值為8900萬美元左右,平均持股成本僅為38.7美元,之后幾年通過持續(xù)增持,已穩(wěn)居特斯拉第二大股東地位,持股比例僅次于馬斯克。
從備案時間來看,在2016年,僅有瑞銀資產一家外資私募機構布局中國。2017年,新增了惠理投資、路博邁、施羅德、貝萊德、英仕曼、安本投資、富敦投資等9家外資私募。2018年,新增6家外資私募,分別為元勝投資、畢盛投資、橋水投資、安中投資、瀚亞投資、未來益財。2019年,新增備案的外資私募數量與2017年持平,同為9家,分別是德劭投資、騰勝投資、聯博匯智、安聯寰通、霸菱投資、野村投資、東亞聯豐、富達利泰、景順縱橫。
在外資私募管理資產規(guī)模上,瑞銀投資、元勝投資最為領先,路博邁投資、德劭投資、橋水投資則位于第二梯隊。
外資私募
資管規(guī)模突破百億元
近年來,外資不僅持續(xù)唱多中國,也在積極布局。例如,名聲較高的橋水基金,不僅多次公開唱多中國市場,且付諸實際行動。橋水(中國)投資備案的第二只產品成立于去年9月28日,托管人為招商證券。截至目前,橋水(中國)投資在中國的資產管理規(guī)模區(qū)間為1億元至10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早在2016年8月份完成登記的瑞銀投資,目前共發(fā)行16只產品,管理資產規(guī)模在20億元至50億元之間,遙遙領先于其他外資私募。在管理資產規(guī)模方面,與瑞銀投資接近的是元勝投資,管理資產規(guī)模在20億元至40億元之間;隨后是德劭投資,管理資產規(guī)模在10億元至20億元之間。此外,管理資產規(guī)模在1億元至10億元之間的外資私募有11家,管理資產規(guī)模在1億元以下的外資私募有15家。
據私募排排網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市場已有外資私募管理人32家,合計發(fā)行產品86只,總管理資產規(guī)模突破100億元。其中,瑞銀投資在產品數量和管理資產規(guī)模上均居首位。
從發(fā)行產品數量來看,目前僅瑞銀投資和惠理投資發(fā)行產品在10只以上,分別是16只和12只。元勝投資和路博邁投資緊隨其后,分別發(fā)行10只和8只。截至目前,仍有7家外資私募暫未發(fā)行產品,分別是首奕投資、柏基投資、邁德瑞投資、鮑爾賽嘉(上海)投資、威廉歐奈爾投資、弘收投資、羅素投資。
09:53 | 央行副行長陸磊:支付產業(yè)要加快推... |
23:56 | 浙江土地市場高溢價成交頻現 |
23:56 | 政策組合拳為儲能產業(yè)鏈打開發(fā)展空... |
23:56 | 工程機械企業(yè)要握緊高質量發(fā)展的四... |
23:56 | 工程機械行業(yè)穩(wěn)步邁入新一輪增長周... |
23:48 | 龍蟠科技簽下60億元磷酸鐵鋰正極材... |
23:48 | 巨星傳奇擬收購“鳥巢”運營主體1.... |
23:48 | 露笑科技子公司簽署AI機器人領域合... |
23:48 | 雅化集團:“民爆+鋰業(yè)”雙主業(yè)齊... |
23:35 | 商品期貨沉淀資金量站上4700億元關... |
23:35 | 年內62家機構申報合格境外投資者資... |
23:35 | 銀行秋季招聘加碼爭奪金融科技人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