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瀟
11月6日,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桂園”)發(fā)布公告稱,其境外債務重組方案已于11月5日的債權人會議上順利通過。在兩個債務組別的投票中,均獲得出席并投票債權人中超過75%債權金額的贊成票。其中,組別一(銀團貸款組別)贊成比例為83.71%,組別二(美元債及其他債權)贊成比例高達96.03%,達到法院裁定通過的必要條件。這意味著,這家頭部民營房企的境外債務重組跨過最關鍵的一道坎。
自今年1月9日碧桂園披露重組方案關鍵條款、4月11日正式簽署重組支持協(xié)議,到11月5日獲債權人投票通過,歷時近300天,展現出高效的執(zhí)行力與較強的市場認可度。據了解,納入本次境外重組范圍的債務規(guī)模合計約177億美元,折合約1270億元。
接下來,12月4日的法院裁定聆訊將成為最終重組落地前的最后一步。若獲通過,碧桂園這家“堅守至最后”的民營房企,將正式進入輕裝上陣的新階段。
修復資產負債表
債務重組的核心,是以時間換空間。碧桂園此次境外重組采用“現金回購+股權工具+新債置換+實物付息”等多元組合方式,從債務規(guī)模、期限、成本三方面系統(tǒng)性重塑財務結構。
公告顯示,重組完成后,新債工具融資成本將顯著下降,大部分降至1.0%—2.5%區(qū)間,且具備實物付息選項,每年可節(jié)省巨額利息支出,大幅緩解現金流壓力。與此同時,債務期限最長可達11.5年,使企業(yè)有更多精力專注于主業(yè)經營。
“方案使得碧桂園未來5年內無集中兌付壓力,為經營恢復提供了寶貴的緩沖期。與此同時,控股股東帶頭將11.48億美元股東貸款全額轉股,展現了支持誠意,也增強了債權人信心。”中指研究院企業(yè)研究總監(jiān)劉水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根據公告,在所有選項足額認購的情況下,重組完成后碧桂園預計可降債約117億美元(約人民幣840億元),并確認最高約700億元重組收益,顯著增厚凈資產。
幾乎同步推進的,還有碧桂園境內債務重組。9月29日,其8筆境內債券重組方案經持有人會議審議通過,涉及本金合計約133.32億元。從方案公布到通過,僅用10天。若全部選項被足額認購,預計可削減債務本金逾50%,債務期限最長達10年,且5年內無兌付壓力,利率降至1%,付息方式調整為“先本后息”,將顯著緩釋企業(yè)現金流壓力。
若境內外重組均順利落地,碧桂園不僅可實現實質性去杠桿,還將通過化債帶動權益資本提升,顯著修復資產負債表,為經營面改善奠定基礎。
持續(xù)推進經營調整
在財務結構重塑的同時,碧桂園的經營調整也在持續(xù)推進。記者從接近碧桂園人士處獲悉,2023年以來,該公司已實施四輪組織架構改革。截至目前,其國內地產區(qū)域由原先的60個以上壓縮至13個,同比減少78%;管理層帶頭降薪,公務配車等福利全面取消,所有公務車輛通過競拍和工抵化債等方式盤活資產。
據了解,2024年,碧桂園月度平均人工成本較2022年下降約70%;營銷與市場推廣成本下降約48%,行政費用下降約42%。這些務實的改革與節(jié)流舉措,為企業(yè)贏得債權人的信任和支持提供了堅實基礎。
截至2025年6月底,碧桂園權益土地儲備約1.04億平方米,在建及待售物業(yè)賬面價值合計超5359億元,這將為碧桂園后續(xù)持續(xù)經營提供堅實的資源基礎。根據碧桂園集團管理會議信息,隨著三季度部分區(qū)域“保交付”任務收官,碧桂園已啟動新項目的經營策劃,這標志著其正逐步進入經營轉段。
展望“十五五”時期,接近碧桂園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該公司將以地產開發(fā)為核心,“科技建造”和“代管代建”兩翼協(xié)同發(fā)力,構建業(yè)績增長的重要支撐。
據悉,碧桂園旗下公司在研建筑機器人近50款,已有28款實現商業(yè)化應用,服務覆蓋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qū)及全球13個市場,累計交付超4800臺次,應用面積超3000萬平方米。
中指研究院近期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21家出險房企化債規(guī)模約1.2萬億元,行業(yè)風險正加速出清。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碧桂園此次債務重組的順利推進,不僅意味著企業(yè)自身化險為夷,也為整個行業(yè)的信用修復提供了樣本。隨著風險出清進程加快,房企正迎來從“保生存”到“謀發(fā)展”的關鍵轉折。
嚴躍進認為,未來房企將更多從規(guī)模競爭轉向質量競爭,優(yōu)化區(qū)域布局、探索輕資產運營模式,發(fā)展建筑科技將成為轉型方向。這既是企業(yè)修復自身、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要求,也將成為房地產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然路徑。
| 23:59 | 金屬空氣電池賽道熱度攀升 |
| 23:59 | 凌志軟件擬收購凱美瑞德100%股權 |
| 23:59 | 遼港股份:做精港口主業(yè) 推動創(chuàng)新... |
| 23:59 | A股公司積極布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 |
| 23:59 | 深入洞察家庭資產配置需求 太平人... |
| 23:59 | 方直科技擬以1.16億元收購執(zhí)象科技 |
| 23:59 | 存儲產業(yè)鏈上下游迎“超級周期” |
| 23:59 | 我國6G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 上市公... |
| 23:59 | 多部大IP電影上映在即 全年票房有... |
| 23:59 | 上市公司競逐商業(yè)航天賽道 |
| 23:59 | 機器人加速進社區(qū) 物管行業(yè)探索“... |
| 23:59 | 10月份標品信托成立規(guī)模環(huán)比增長1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