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爱av在线免费|成人主播免费国产|亚洲中文字幕自拍|亚洲成人社区免费|东京三区二区香蕉在线观看|久草 一区 日韩|日日日av日日日|天天干天天操人人操|亚洲精品中字无码国产原创剧传媒|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證券日報微信

證券日報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銀行 > 正文

AMC頻頻增持銀行股 財務、政策與戰(zhàn)略協(xié)同是主因

2025-07-24 23:51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楊潔

    又見上市銀行獲資產管理公司(AMC)增持。7月23日晚間,光大銀行發(fā)布公告稱,其股東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金融資產”)增持該行股份,持股比例增加至8%。

    近期,AMC多次“加碼”銀行股。受訪專家認為,AMC作為大型金融機構,其增持行為通常被視為對銀行股價值的認可,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為銀行股股價提供支撐。同時,AMC通過增持持有商業(yè)銀行股權,可以基于股權紐帶形成較強的戰(zhàn)略協(xié)同效應,更好地推進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實現(xiàn)雙贏。

    增持背后有三大原因

    光大銀行公告顯示,中信金融資產于2025年1月20日至2025年7月22日期間,增持該行A股股份263619600股(2.636億股),H股股份279112000股(2.791億股),合計占該行總股本的0.92%。中信金融資產持股比例由7.08%增至8.00%。

    此前,中國銀行7月22日在港股發(fā)布公告稱,大股東中信金融資產于2025年6月27日增持中國銀行H股股份,此次增持后,中信金融資產持股比例由17.32%上升至18.02%。

    事實上,對于上述增持,中信金融資產此前早已“劇透”過相關計劃。2024年11月份,中信金融資產發(fā)布關于非常重大的收購事項的公告,其中包括一攬子投資配置計劃。

    具體來看,公告中提到的一攬子投資配置計劃涉及金額503億元。其中,一是通過簽訂股份轉讓協(xié)議以約112.66億元進一步購買中信股份4.88%股份;二是以不超過260億元進一步購買中國銀行股份;三是以不超過40億元進一步購買光大銀行股份;四是委托中信信托(作為受托人)、中信證券(作為顧問)、中信建投(作為顧問)及中信銀行(作為托管人)以不超過200億元設立單一資產服務信托開展投資。

    “AMC頻頻增持銀行股有三大原因:財務協(xié)同、政策協(xié)同與戰(zhàn)略協(xié)同。”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財務層面,銀行股具備低估值、高股息等特點,契合AMC對“壓艙石資產”的需求;政策層面,財政部將AMC股權劃轉中央匯金后,其增持行為與中央匯金“穩(wěn)定資本市場”使命高度一致;戰(zhàn)略層面,AMC與銀行形成“不良處置+資本補充”閉環(huán),可通過供應鏈金融深化合作,提升綜合收益。

    AMC與商業(yè)銀行基于股權紐帶建立更緊密的戰(zhàn)略互信與合作關系具有多重意義。田利輝表示,對商業(yè)銀行而言,可補充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并提振市場信心;對AMC而言,除股息外,還可通過股價上漲獲取資本利得,兼顧風險分散與收益優(yōu)化。

    借道可轉債增持銀行股

    除了直接增持,還有AMC選擇通過可轉債增持銀行股。

    6月30日晚,浦發(fā)銀行發(fā)布公告稱,2025年6月27日,公司收到中國信達旗下子公司信達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投資”)的通知,信達投資將其持有的1.1785億張浦發(fā)轉債轉為公司A股普通股。截至2025年6月27日,信達投資將其持有的1.1785億張浦發(fā)轉債轉為公司普通股,合計轉股股數為9.1217億股。由此,信達投資躋身浦發(fā)銀行前十大股東序列。

    在田利輝看來,通過可轉債轉股成為銀行股東,該模式本質是“風險化解+資本補充”的創(chuàng)新融合,具有雙重價值。對銀行來說,可化解可轉債兌付壓力,避免巨額本息支出;對AMC而言,以低成本獲取股權,未來可通過分紅或二級市場退出獲利。未來,該模式或成為可轉債退出的常態(tài)化工具,前提是AMC具備資金實力、銀行基本面修復以及監(jiān)管持續(xù)引導“AMC+銀行”協(xié)同創(chuàng)新。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股具備高股息率和低市凈率等特點,AMC增持銀行股可獲取穩(wěn)定的股息收入,增加收入來源。同時,AMC增持銀行股,有助于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緩解資本壓力。

    “綜合來看,AMC增持銀行股是其轉型需求與政策導向的雙重結果,通過可轉債轉股退出模式,AMC在幫助銀行補充資本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了自身資產配置的優(yōu)化。這一模式對銀行、AMC及市場均具有積極意義。”婁飛鵬進一步表示。

-證券日報網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戶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