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上周五以來,華泰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中信證券、廣發(fā)證券相繼發(fā)布公告稱,收到央行關于公司短期融資券最高償還余額有關事項的通知。從收到通知的具體內容來看,均是提高短期融資券余額上限,前述5家券商的余額上限分別提升至300億元、508億元、397億元、469億元、176億元,累計余額上限達1850億元。據(jù)悉,此次央行同批調整了10家頭部券商待償還短期融資券余額上限,其余5家分別為中金公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證券、銀河證券、申萬宏源證券。
對于此舉,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這是央行和監(jiān)管部門來合力解決非銀機構面臨的資金壓力的政策之一。
事實上,受到上月銀行業(yè)突發(fā)事件的影響,同業(yè)市場、中小銀行、非銀金融機構流動性受到一定程度沖擊。西南證券近期研報指出,由于該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市場首先擔憂的是類似的城商行和農商行的信用狀況,但由于央行很快的對城商行和農商行進行流動性支持,通過MLF多次向中小銀行定向投放,因而中小銀行流動性并未明顯收縮,反而是非銀機構流動性開始趨緊。同時,流動性分層也在債市有所顯現(xiàn)。
為了防范化解債券市場流動性風險,上周證監(jiān)會、央行召集多家頭部券商共同探討相關問題。據(jù)了解,證監(jiān)會在會上提出了多項舉措,其中之一便是對參會券商的定向融資支持,包括提高短期融資券額度。并且,央行協(xié)調五大行在現(xiàn)有工具下支持前五大券商融資。
“從當前公布的5家頭部券商待償還短融余額上限提升來看,政策鼓勵措施已經(jīng)開始落地。”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6月份以來,中小銀行信用風險事件帶動市場避險情緒升溫,一些大型金融機構對部分信用資質較弱的中小券商、公募基金、信托等非銀機構采取“一刀切”、“齊步走”做法,暫停與后者的同業(yè)拆借和逆回購等資金融通業(yè)務,直接導致在銀行間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裕的同時,部分非銀機構出現(xiàn)流動性困難局面。為此,著眼于防止風險進一步外溢和傳染,監(jiān)管層著手鼓勵頭部券商加大對非銀機構流動性支持力度。
王青指出,在當前中小銀行自身受市場風險情緒影響,流動性釋出能力受限的背景下,本次選擇頭部券商作為釋放流動性的橋梁,其原因在于,與銀行類金融機構相比,券商的市場化經(jīng)營程度更高,風險識別與理性定價能力更強,能夠較快緩解當前針對非銀的“一刀切”、“齊步走”問題。并且,本次通過頭部券商作為流動性支持渠道,也可凸顯定向滴灌性質,能夠有效避免市場產(chǎn)生“大水漫灌”預期。
“非銀機構,特別是券商,相對而言流動性獲得的渠道比較有限,所以會面臨一定的流動性壓力。”明明對本報記者指出,近期央行及個監(jiān)管部門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來緩解中小銀行及非銀機構的流動性壓力。
從央行近期的公開市場操作來看,上周(6月17日-6月21日)央行凈投放3250億元,其中,逆回購3400億元,到期550億元,逆回購凈投放2850億元;MLF投放2400億元,到期2000億元,凈投放400億元。
總體來說,明明認為,央行多種工具的組合能夠緩解流動性的結構性矛盾,也能平穩(wěn)渡過年中時點。
“鑒于短融具備發(fā)行成本低、融資周期短、能快速提升發(fā)行機構流動性水平等特點,此次頭部券商短融余額上限較大幅度提升后,將直接加大其對接非銀機構的流動性釋出能力,緩解當前市場流動性分層狀況。”王青預計。
央行定調流動性合理充裕 本月首次工作日未開展逆回購2019-06-25 01:03
央行、銀保監(jiān)會首次發(fā)布小微企業(yè)金融服務白皮書2019-06-24 22:19
央行召開2019年安全保衛(wèi)工作座談會2019-06-21 21:07
央行報告:約半數(shù)居民預期第三季度房價基本不變2019-06-21 06:29
央行第二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83.4%的銀行家認為貨幣政策“適度”2019-06-20 20:45
衛(wèi)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規(guī)進一步完善……[詳情]
| 10:18 | 第八屆進博會閉幕!意向成交額增4.... |
| 10:18 | 借力資本市場“工具箱” 進一步激... |
| 23:59 | 金屬空氣電池賽道熱度攀升 |
| 23:59 | 凌志軟件擬收購凱美瑞德100%股權 |
| 23:59 | 遼港股份:做精港口主業(yè) 推動創(chuàng)新... |
| 23:59 | A股公司積極布局源網(wǎng)荷儲一體化項... |
| 23:59 | 深入洞察家庭資產(chǎn)配置需求 太平人... |
| 23:59 | 方直科技擬以1.16億元收購執(zhí)象科技 |
| 23:59 | 存儲產(chǎn)業(yè)鏈上下游迎“超級周期” |
| 23:59 | 我國6G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 上市公... |
| 23:59 | 多部大IP電影上映在即 全年票房有... |
| 23:59 | 上市公司競逐商業(yè)航天賽道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wǎng)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wǎng)站電話:010-83251800 網(wǎng)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