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小康 見習記者 林娉瑩
日前,廣百股份發(fā)布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收80.19億元,同比增長5.33%;但實現歸母凈利潤1.13億元,同比下滑43.98%。年報中,公司并未明確說明利潤下滑的原因,但記者注意到,公司去年門店整體出現凈利潤下滑,并在年底關閉了一家開業(yè)已近10年的百貨門店。
4月21日,廣百股份在回復《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去年業(yè)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有關店帶來的對業(yè)主、租戶和員工的賠償等費用支出的增加;商品銷售結構變化導致的毛利率下降;以及租金等銷售費用同比增加。”
擴張受挫接連關店
據公司方面回復,毛利率下降和關店解約的賠償費用,是影響其2019年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因素。
年報顯示,廣百股份當前超九成的營收來自商業(yè)板塊,該板塊去年毛利率為11.45%,同比減少了2.13個百分點。此外,報告期內公司共產生營業(yè)外支出5974.8萬元,主要為關店解除租約賠償。
在商業(yè)板塊,2019年,公司廣州市外的6家百貨門店凈利潤下滑幅度高達337%,店面坪效為3952元/平方米。公司廣州市內門店表現稍好,百貨店在去年營收增長22.98%,但凈利潤同比下滑了19.39%,廣州市內的購物中心店凈利潤則減少了31.08%。
成立于1990年的廣百股份,是在廣州本土起家的老牌百貨企業(yè)之一,當前主營業(yè)務為百貨零售服務,主要采用聯營、購銷及物業(yè)出租的經營模式。截至2019年,廣百股份已在廣州市區(qū)及廣東省內其他城市開設門店26家,有19家綜合百貨店、4家購物中心和2家超市等。
但2019年,受市場環(huán)境下行等因素影響,公司關閉了經營不及預期且轉型困難的湛江門店。彼時,公司表示關閉湛江店利于減少虧損門店對其業(yè)績的影響,優(yōu)化門店結構?!蹲C券日報》記者還通過梳理公告了解到,2013年廣百股份“兵敗”省外擴張,當年先后關閉了成都與武漢門店;2014年至2018年,公司于廣東省內陸續(xù)關閉了惠州店、廣州高德置地店、廣州太陽新天地店和河源店等多家門店。
“關店及開店是百貨零售行業(yè)正常的經營行為”,廣百股份相關人士回復記者稱,“公司每年都會公司發(fā)展規(guī)劃作出關店或開店的決定,在關閉經營不如預期的門店的同時,也會根據整體發(fā)展規(guī)劃拓展一些新門店。未來公司將以‘深耕廣州、扎根大灣區(qū)、面向全國’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布局,鞏固經營良性發(fā)展。”
華訊投資首席策略師胡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收入增速放緩或是公司業(yè)績下滑的主要原因,電商模式對傳統百貨行業(yè)還是有較大沖擊的。當然,從非主營收入的角度來看,關店帶來的賠償支出也是影響因素。”
線上布局5年仍在進行
實際上,隨著近些年新零售的發(fā)展及宏觀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傳統百貨的增長空間被不斷擠占。因此,百貨企業(yè)也紛紛尋求線上轉型或通過外延合并“抱團取暖”,廣百股份同樣做出了一些嘗試。
2014年,廣百股份稱其牽手阿里巴巴推出了電子會員卡及移動支付應用,開啟線上渠道布局。至2019年,廣百股份的電子會員人數近100萬,全年GMV卻僅有2679萬元。
此外,今年疫情期間公司在小程序“廣百薈”上也嘗試了開啟直播,但表現平平。據公司在互動易回復投資者內容,在11天的直播活動中,公司共聯合近40個品牌開展了超50場活動,活動瀏覽量344萬,但最終僅成交698單。
對于這一表現,公司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各門店也在持續(xù)嘗試直播營銷;也有主力門店在抖音平臺均擁有屬于自己的直播賬號和開設店鋪。直播帶貨不僅限于疫情期間在經營上的轉型補充,其商業(yè)價值更多在于對實體百貨的進一步賦能。”
外延方面,去年3月份,公司控股股東廣百集團以現金受讓了廣州友誼集團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并擬在24個月內將這一股權轉讓給廣百股份,標志著廣州市國資委旗下廣百和友誼兩大商業(yè)集團重組整合進入新階段。但目前24個月時間已過去一半,廣百與友誼的整合事項尚未有新進展。
關于此事,廣百股份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公司與廣州友誼的重組事項正在有序推進,實施重組整合后,廣百和友誼將繼續(xù)保留現有商號。”
“作為廣州兩大老字號國有控股百貨企業(yè),友誼與廣百的消費者定位各異。未來完成整合后,兩家百貨業(yè)務將采取差異化經營策略,錯層定價及經營,并在網點布局、客戶管理及物流配送等方面形成協同”,上述人士補充道。
“合并的阻力可能來自于兩個企業(yè)內部”,胡宇對記者表示,“從市場預期角度來看,合并之后能否帶來1+1大于2的效果,還需要看能否產生協同效應。這種協同效應,在于對新公司的業(yè)績和影響力產生的正面提升。但多數案例表明,資本增值帶來的效益往往大于實際業(yè)績帶來的估值增長”。
(編輯 李波 白寶玉)
23:45 | 鈷價持續(xù)上行 年內漲幅已超60% |
23:45 | 萬科再獲深鐵集團20.64億元借款 |
23:45 | 物業(yè)上市公司高管密集變動 |
23:45 | 多重因素博弈 碳酸鋰產業(yè)鏈供需格... |
23:45 | 專訪星圖維天信高級副總裁馬志學:... |
23:45 | 科技、通信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加碼AIDC建... |
23:45 | 靈巧手產業(yè)鏈A股公司瞄準方向積極... |
23:45 | 聚合智能融合發(fā)展成新能源產業(yè)壯大... |
23:45 | 多家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切入具身智... |
23:44 | 多家銀行著力優(yōu)化線上動賬服務 |
23:44 | 月內87只公募基金恢復大額申購 |
23:44 | 42只公募基金年內凈值增長率超100%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